在李家府邸,张天命的声望如日中天,光芒万丈。自关家与秦家灰飞烟灭后,他的赫赫威名便如疾风般迅速传遍了李家的每一个角落,乃至整个天风国。李家众人望向张天命的眼神里,满溢着敬畏与崇拜,那目光炽热而虔诚,仿佛他已然化身成为高高在上、无所不能的神明,庇佑着李家的兴衰荣辱。老家主李安沫对张天命的感激与欣赏之情,犹如滔滔江水,绵绵不绝,在家族的诸多会议上,他总是毫不掩饰地公开宣称,张天命乃是李家的再生大恩人,若没有他力挽狂澜,李家绝无可能迎来今日这般扬眉吐气、蒸蒸日上的辉煌局面。
这一日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轻柔地洒在书房的地面上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,宛如一幅诗意的画卷。李安沫特意将张天命请到书房,两人相谈甚欢,笑声不时在屋内回荡,气氛融洽得如同多年的老友相聚。待气氛渐入佳境之时,李安沫微微叹息一声,那声叹息里,既有对过往艰难岁月的感慨,又饱含着对未来家族昌盛的期许。他目光慈爱地看着张天命,眼中满是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,缓缓开口说道:“张公子,你对我李家的大恩大德,老夫实在是无以为报。这些日子,老夫见你与小女李玉凤相处甚是融洽,小女对你更是芳心暗许,心生倾慕。老夫斗胆,想将玉凤许配给你,成就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,不知张公子意下如何?”
张天命听闻此言,微微一愣,手中正把玩的茶杯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,神色间闪过一丝惊讶。他虽对李玉凤印象颇好,相处之时也能感受到彼此之间那份独特的默契与情谊,但从未想过李安沫会突然提及此事。他缓缓放下茶杯,抬眼望向李安沫,见其一脸真诚,眼神中满是期待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。然而,当下局势的复杂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。他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,抱拳躬身,态度恭敬而诚恳地说道:“家主厚爱,在下感激涕零,实是受宠若惊。只是如今这局势波谲云诡,各方势力暗流涌动,明争暗斗从未停歇。我身负诸多重任,尚有许多关乎家族生死存亡、大陆局势走向的要事缠身,每日如履薄冰,如荆棘在背,实在是无暇顾及儿女私情。我生怕因儿女情长而分心,误了大事,辜负了家主与李家上下的期望,更无法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。还望家主能够体谅在下的难处。”
李安沫听闻张天命的婉拒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,微微低头,轻轻叹了口气。但他旋即便释然了,毕竟他深知张天命心怀大志,绝非贪恋儿女情长之人。他抬起头,脸上浮现出理解的笑容,轻轻摆了摆手说道:“张公子心怀天下,目光高远,老夫自是明白。如今这乱世之中,大业为重,儿女之事暂且搁置一旁也无妨。此事便先不提了,日后待局势安稳,再议也不迟。”
待张天命离开书房后,李安沫心中思索着,觉得此事不能就此作罢。他深知女儿对张天命的心意,也坚信张天命与女儿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。于是,他差人将李玉凤唤到书房。
李玉凤匆匆赶来,见父亲神色略有凝重,心中不禁有些忐忑。她轻声问道:“父亲,唤女儿前来,所为何事?”
李安沫看着女儿,目光中满是慈爱与心疼,缓缓说道:“凤儿,今日我与张公子提及将你许配给他之事,他因局势复杂,暂未应允。”
李玉凤听闻,脸色微微一变,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但她很快便强装镇定,说道:“女儿明白,张公子心怀大志,自是应以大事为重。”
李安沫微笑着摇摇头,说道:“凤儿,莫要灰心。张公子虽未立刻答应,但他对你并非无意。如今他以局势为由婉拒,正说明他是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人。你若真心喜欢他,不妨主动些。这世间之事,并非一成不变,感情亦是如此。只要你用心去追求,我相信终有一天,他会明白你的心意,接受你的感情。你要相信自己,也要相信你们之间的缘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