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Wake up,the Hero(2 / 10)

两人就走在一条钢铁的悬挂式走廊。教主的脚步声稳定得令人安心。提护法则小心错开了脚步,避免共振引发悬廊脱落——日常在这里行走的科研骑士中,没有一重天武者。

一重天义体与常规义体质量上有巨大差异,这种很少有武者来的日常环境,设计也很少考虑这一点。

尽管提护法的这种小心在大多数时候都毫无必要,但是他已经习惯了这一点。

在越过了二十盏应急照明灯后,两人接近了第二个封闭水箱。

机密项目,“二转交媾”。

这个水箱也与前一个如出一辙,一样的大小,一样的昏黄。

只不过里面的内容却大为不同。

大块容易让人联想到海绵或珊瑚的粉色组织堆积在水底,色泽不再是纯正的粉色,偶尔有其他金属离子的颜色浮现。

“恣意生长的神经元。”向山如此说道,“这是探索生命形式的一部分。”

提护法点了点头。他的文化水平以及素养并不支持他对这件事。他倒确实知道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。

“人类其实只有一次与外星生命接触的机会。但在那一次,人类连一个外星细胞……不,是一个外星有机大分子都没有接触到。那个被人类命名为‘奥洛伦’的陌生文明,只用一种特殊的巧思,送来了刻录着遗传信息的存储器。”

“因此,一切有关于奥洛伦生命的推测,都是基于‘用碳与金属离子重新搭建遗传物质、植入地球细胞’之后的讨论。但是三百年前,我们……应该说,是万机之父,就在一张餐桌边,提出了一个假设……”

向山不由得回忆起还是个人的约格莫夫。他从盘子里抽出叉子,对着自己指指点点,说“人类中心主义者”时那种藏不住的鄙夷。

“我们一直很好奇,奥洛伦的文明程度,只比三百年前的人类稍高,比不过二百年前的人类。但是,他们却愿意付出巨大代价,制造‘奥贡’这么一个系统,来输送这一点点信息……”

“我们是基于人类的行为模式来推测奥洛伦生物的行为的。但是,约格莫夫提出了另一个假设。基于金属基生物的生存条件,奥洛伦必然是一颗距离恒星更近的行星,这里或许可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,考虑到金属基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,太阳风与行星磁场碰撞所流溢的能量说不定也能成为一种负熵源。”

“这颗星球上,巨量‘生产者’死亡之后在海洋之中堆积、分解。被固定的太阳能不会被分解者全部利用——这些遗骸在热水中迅速水解为单糖和酚类,进一步裂解成小分子有机物。烯类、烷烃等轻质有机物浮在海洋表面,形成大型团块,甚至是覆盖整个水体的油膜。而在水底,则有可能存在着疏松多孔的碳层。”

“所谓‘充盈着整个海洋的有机燃料’——奥洛伦文明一开始就生活在获取燃料极为容易的环境里。二百五十年前人类基于地球环境打造奥贡这样的宇航器,确实会让整个社会破产。但是对奥洛伦来说,却只是随便挤一挤就能挤出来的资源。”

“而一旦接受了这个假说,以这个假说为前提开始思考,你就会发现,奥洛伦生物的‘底层驱动力’注定是异于人类的——甚至会比人类与AI的差距还要大。”

“您是说……这样的环境里,生产者优势会巨大无比,最佳生存策略只会是‘获取更多太阳能’?”提护法很快基于演化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。

“三百年前,也有人这么说过。”向山叹息,“这一点其实很好回答——选择压力不止来自于星球环境。物种之间的竞争,同样可以构成选择压,促使生物演化。生产者极大繁盛,那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——也就是消费者。生产者的赛道如此拥挤,消费者的生态位竞争压力极低,生物就会自发寻找出路。”

“消费者之间